原标题: 说好的“双减”,怎么又“加”了?艺术中考对民办国际化学校究竟意味着什么?
近日,四川省明确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消息一出,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支持与反对声频出。但实际上,四川并非第一个这样做的省份。
#01
四川等十几个省份推进艺术进中考
我国教育要求“五育并举”,艺术类学科是重要教学科目,但现实却是,许多学校过度重视中考,艺术类学科长期被语数英等科目“霸占”。为此,国家提出未来将全面实行美育中考,国务院2020年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指出,美育中考要在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广,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并非要求2022年全部铺开中考艺术考试,也不要求具体分值。2022年的重要目标,是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备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建立,管理机制更加完善。
艺术类科目进中考被提倡多年,目前,艺术类科目进中考全国已经有8个省份全面推行,包括江苏、湖南、云南、河南、辽宁、山东、新疆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时,还有山西、内蒙古、吉林等6省份的8个地市已经开始艺术类科目中考,并陆续推出中考改革政策。
如今刚步入2022年,又有一省份——四川将艺术类学科纳入中考。
在此之前,四川省绵阳市已于2020年率先在全省实施艺术中考,宜宾、资阳、德阳等地也已提前启动,正稳妥有序推进实施。
因此,此次四川推动全省艺术中考并非突发举措,而是在多地实践后,根据反馈进行的中考政策改革。
四川明确全省艺术中考实施对象为2022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现在已经入学的在校初中生不参加艺术类科目中考。据四川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试内容依据国家颁布实施的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主要围绕艺术课程核心素养进行,坚决反对死记硬背,坚决反对填鸭式培养和机械式记忆,成绩主要由艺术素质测评和技能测试成绩组成。
#02
说好的教育减负,怎么又加了?
但即便如此,众多家长依旧产生了焦虑情绪。
图源:微博
目前舆论对于艺术科目进中考的担忧主要有三方面:科目本身、家庭负担、教育不公平。
应试化考试是否合适?
国家推行艺术中考的目的是提升学生个人审美水平与艺术素养,但目前大多地区的考试内容以应试化考试为主,考察学生的音乐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但美的教育应体现在日常中,仅用考试一法强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则过于片面。
同时,将音乐、美术课强制加入中考,反而可能让学生对艺术课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这不利于学生个性与爱好的培养。
是否会增加家庭负担?
我国目前大力提倡“双减”,打击课外辅导,同时将艺术科目加入中考。很多人担忧将艺术科目加入中考是否会让家庭选择艺术课外辅导,进而增添家庭负担。
尤其在“双减”尚未完全落实,很多地区仍然存在课外辅导的情况下,部分家庭可能会又将艺术课外培训纳入学生学习规划中。
是否会导致教育不公平?
艺术类科目不同于语数英等必修类学科,许多地区、学校、家庭、学生并未重视起来。因此有人认为,强制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可能导致教育不公平,主要包括地区、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一是地区、学校层面进展不一。艺术特色学校将艺术科目作为重要科目,但与此同时,更多学校却将其边缘化,艺术科目经常被语数英等科目“占领”。尤其乡村学校和偏远地区学校,音乐、美术类师资及基础设施匮乏情况更为严重。不同地区、学校间存在巨大差距,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善。
二是家庭层面对艺术培养的重视程度不一。受家庭条件影响,家长极为忽视且缺乏对孩子的艺术培养。与此对比,许多有条件的家庭则希望孩子从小拥有一个艺术类兴趣爱好,钢琴、绘画等艺术班层出不穷。
三是学生个体层面存在天赋差异。“美”并不拥有标准答案,不同学生对“美”的认知不同,以标准答案考察并不能提高学生审美。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天生存在五音不全等缺陷,这并非后天能改正的,因此,“一刀切”式的中考考察并不利于学生对“美”的培养。
对此,四川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艺术类科目进中考主要有四个促进作用,一是促进地方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学校美育;二是促进加快补齐补足师资和场地器材短板;三是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提高美育质量,让美育教师有为有位;四是促进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从其他试点省份和四川省试点市来看,艺术类科目进中考的确对督促学校严格落实学校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刚性要求起到促进作用,教育教学设施条件,如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也有很大改善。
艺术类科目进中考是否需要专业培训,不会增加家庭负担。艺术类科目中考的内容坚持“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原则,坚决杜绝考试超课标、超技能、超要求。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的孩子,只要正常参加校内艺术课程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都能顺利参加并通过艺术类科目中考。
#03
民办国际化学校或可从中受益
实际上,在多年各地试点实施后,我们可以发现,艺术类科目进中考已成大势所趋。这一趋势对民办国际化学校反而可能有所优势。
在我国,如今许多开设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国际化学校采取双轨制办学,学生可以出国留学,也可以通过中考或高考以便进入中国体制内学校。与此同时,不少家长也更加重视中考。因此民办国际化学校对中考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根据许多试点地区的考试现状,艺术类考试基本以理论考试及技能考试为主,不同地区实施情况不同,当艺术类学科加入中考,民办国际化学校可获得如下优势:
学校师资、基础设施、课程体系健全
由于许多学生入学民办国际化学校的目的是出国留学,中考成绩对他们而言重要程度相对较轻。同时申请国外大学对个人爱好兴趣的要求较高。因此民办国际化学校对艺术类科目的重视程度更高,普遍会在建校时就建设好艺术类基础设施与师资团队,无需后期补齐。剧场、黑匣子剧场、艺术教室等几乎成为民办国际化学校的标配。
另外,艺术课程安排相对而言更成体系,课程、社团等层次的教育环环相扣。例如北京爱迪国际学校,该校在艺术教育中形成了点、线、面的培养模型。该校将艺术课程分为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为两大模块,全学段开设艺术必修课、选修课、兴趣班、学生社团引领学生专业发展和培养其面向未来的能力。
北京爱迪国际学校K12一贯制艺术培养模型
图源:北京爱迪国际学校
家庭条件较好,有艺术培养意识
除学校教育外,家庭的重视同样至关重要。民办国际化学校的家长通常情况下家庭条件更好,有更强的艺术培养意识。对比许多普通家庭,他们更可能带孩子去音乐会、美术馆等场所,家庭环境利于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
学生艺术基础强
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重视下,民办国际化学校的学生从小更可能培养起艺术兴趣与能力。例如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小学阶段综合素质班学生被要求掌握两项艺术特长,其中钢琴(或提琴)为他们的必修课程。
对比偏远地区或不重视艺术科目的学生,众多民办国际化学校学生几乎已站在了艺术中考的“终点”前。这种教育差异也是许多家长担忧的问题。但艺术中考是否真正形成教育不公平还需根据各地实施情况具体分析。至少目前而言,在艺术中考推行的过程中,民办国际化学校依旧占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