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 课后服务有两种经费保障模式   
发表于2021-09-26 13:00:40
摘要: 原标题:城里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 课后服务有两种经费保障模式 9月23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建设有关情况。教育部

  原标题:城里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 课后服务有两种经费保障模式

  

  9月23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建设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介绍,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全国有10.8万所义务教育学校(不含寄宿制学校和村小学)已填报课后服务信息,其中96.3%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数据显示,有7743.1万名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学生参加率85%,其中有71.2%的学生每周5天全程参加;534.5万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占这些学校教师数的86.2%,另聘请了20.6 万名校外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工作。

  

  根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08万所,招生3440.19万人,在校生1.56亿人,专任教师1029.49万人。按照教育部公布的课后服务数据,还有10万多所学校没有填报课后服务信息,1.56亿中小学生,只有一半参加了课后服务。

ea8a3ea8a595675f6432ddc40622c983.jpg

  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关注城镇学校,尤其是中心城区的学校,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开展课后服务的首要目的是解决有接孩子困难家庭的实际困难,延长服务时间。但是,随着城镇学校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吸引更多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把课后服务打造为拓展学生素质的平台,这可能进一步拉开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的差距,另外,对于走读学校的课后服务,财政给予补贴,而寄宿制学校则没有课后服务的经费,也会影响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不能遗忘了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学校。

  

  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明确不含寄宿制学校和村小学,也反映一个现实,推进课后服务的全覆盖,当下主要是城镇走读学校的任务,通过开展全覆盖的课后服务,既解决家长接孩子的实际困难,又履行更多教育职责,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辅导学生完成当天的作业,并开展兴趣课程、活动,拓展学生的素质。

  

  但这样一来,乡村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就少了课后服务这一内容。如果课后服务仅仅是提供看护服务,这对乡村学校的影响还不大,而如果课后服务还有其他课程和活动,则会让乡村教育与城镇学校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开。一些家长会认为城里学校有课后服务,而乡村学校没有课后服务,而送孩子去城里读书。

  

  课后服务有两种经费保障模式,一是财政买单方式,由政府财政保障课后服务经费,不向学生(家长)收费,二是成本分摊方式,向家长适当收取一定费用,但保障课后服务的公益性。

  

  前一种方式,对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学校的影响更大,因为这意味着城里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获得更多财政拨款(课后服务生均拨款),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也获得一定的加班费,相应的,学生获得更多教育资源。而乡村学校、寄宿制学校不开展课后服务,则没有财政经费投入,学生所获得的教育,也就比城市学校更少。对于寄宿制学校老师来说,则显得更尴尬,走读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有经费支持,寄宿制学校学生放学后留在学校,却没有课后服务经费支持。从收入待遇看,开展课后服务后,城里学校教师的收入会比乡村教师高,这也会加剧乡村教师的流失。

  

  如果采取财政买单方式,应该给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一样的生均拨款,用于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把这作为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如此,也才能保障城乡学生享有平等的权利。

  

  至于向家长收费模式,这对乡村学校的影响要小一些,但乡村学校学生准时放学后,没有其他教育机会,也会拉开和城市学校的差距。在乡村家长看来,城里孩子放学后还会在学校里多学习两个小时,有各种艺术、体育、科技兴趣活动,而乡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后就没人管,长期“5+2”积累下来,学生的差距会很明显。乡村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适合采取财政买单方式,让乡村孩子在学校中获得更多的教育与服务。

  

  虽然对城市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还有家长不满意,甚至放弃课后服务,把孩子领回家,请私教培训,但是,当把课后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或者准公共服务后,就要考虑其带来的公平性问题。课后服务不能强制学生参加,但应该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城镇学校有课后服务,而乡村学校没有课后服务,乡村学生的选择机会都没有,随着课后服务的长期推进,这会成为制造新的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因素,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