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知识付费:需求如何产生?
知识付费的出现,满足了人们“补课”的需求和“自我改造”的愿望。尤其是知识付费“知识胶囊”短平快的形式,最适合病急乱投医和急功近利的情况。这其实也是知识付费被人指责为“精神界的权健”的根本症结,它虽是知识的生意,却也是焦虑的生意。
但客观地说,知识付费是互联网时代的正向趋势之一,对于知识提供者来说,知识付费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变现之道,让有知识的人生活得更体面;对于付费者来说,适当的焦虑是必要的鞭挞,它让之前从不学习的人重新开始学习,不少知识付费课程也的确具有重要的科普常识和传递新知的价值,对于“开民智”大有帮助。
岁末年初,一年一度所谓的知识界盛会——“跨年演讲”再次引发广泛的关注。尤以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最引人注目。今年罗振宇抛出了“小趋势”的新概念,演讲刚一结束,粉丝们就开始划重点、整理金句了,还有人煞费苦心搞出了精华版。
但质疑和嘲讽也随之而来,有人不无尖锐地说,“这是思想界的春晚,这是精神界的权健”。腾讯大家也于1月2日头条刊发了《年轻人迷信“知识付费”=老年人买权健?》,文章指出,“以激发群体恐慌感吸引流量,以满足安全感和尊贵感促成交易,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跟权健做保健品大体一致”;“从本质上来说,保健品和网课都相当于某种精神产品。脱离失控感和生老病死,在任何年代都是人类的刚需”。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在抗议声中编辑部删除了文章。
争议并未由此停歇,它涉及到一个本质性问题:到底该如何评价时下愈演愈烈的知识付费?有人是它的忠实信徒,却有人痛斥它与权健相类。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付费时代(付费在线购买知识服务)。得到、喜马拉雅、知乎、豆瓣、果壳……各路人马纷纷杀入知识付费战场,用专栏订阅、付费课程、有偿问答、社群等形式实现内容变现。网民为内容买单的习惯正在养成,知识经济正在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趋势。
由此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知识付费市场:从北大经济学课到清华管理学课、从怎么做好PPT到如何在30天内练出肌肉、从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到如何迅速成为一个营养专家……
知识付费大潮也带来了诸多的评价和讨论,不过评论者更倾向探讨知识付费中“知识”的成色,比如到底是知识还是“知道”、是真知识还是伪知识,他们将知识付费的存在当做一个毋庸置疑的前提。实际上,知识付费这一存在本身恰恰是应该首先被讨论的。也即,知识付费是怎么勃兴的?知识付费是人们旧有需求的满足——只不过形式被互联网化了,还是它其实是互联网时代催生的一种需求(抑或伪需求)?
虽然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知识都有需求,但在前互联网时代,对知识渴求的状态并不乐观。阅读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中国的人均阅读率却令人担忧,远低于发达国家;“全民阅读”的口号喊了很久,但收效甚微。
▲ 2017年5月,山东聊城市茌平县人民广场,“全民阅读”运动下,市民集体诵读“国学经典”。 © 图虫
这是因为获取知识的门槛(尤其是精神门槛)很高,诚如波兹曼讲的,“当人们学习阅读时,人们是在学习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身体静止不动。自我约束不仅对身体是一种挑战,同时对头脑也是一种挑战”。很多人没有耐心,也缺乏约束力,对于知识便望而却步。
这就意味着,知识付费并非人们对知识旧有渴求的互联网化。
免费的知识人们不愿意学习,付费的知识反而激起了学习的欲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有意思的“反常”;甚至,为知识付费正在成为不少人生活中的刚需。比如财经作家吴晓波发布的《2017新中产白皮书》显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1万新中产阶级中,有52.2%的人在2016至2017年间显著地增加了学习提升类的支出,大大超过了增加旅行、健身、服饰和娱乐等领域支出的人数。
知识付费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成为刚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