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体育教育或许从不纯粹 如今逐渐走向商业化
11 岁的朱莉娅·斯图维克·艾德向《纽约时报》的一位作家解释了她为什么要和她的同学们一起出去滑雪,「我喜欢和朋友一起外出运动」,短短几字便揭示出儿童们爱出去运动的原因——友谊。
阿斯彭研究所(The Aspen Institute)在一份有关运动的报告中表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孩子患肥胖症的可能性只有普通人的 1%」,并且「他们更有可能升入大学,更不可能患慢性病」。
在 Crosscut 的一篇文章中,作者亦指出:「体育活动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石。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记忆力和执行力,提高情绪管理和焦虑调节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并丰富社交生活」。
而都柏林环球通讯社(Dublin's Globe Newswire)于 2019 年 12 月的一份报告称:「全球青少年体育市场价值 249 亿美元,而预计到 2026 年将达 776 亿美元。」青少年体育,从一项休闲娱乐活动,如今逐渐走向商业化,成为了少数人的「 品」。
体育教育,或许从不纯粹
无论是出于个人喜好,还是为了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有更多理由去思考孩子们的体育活动。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并不总是通过有组织的团队来运营、组织。作者希拉里·莱维·弗里德曼(Hilary Levey Friedman)在为杂志《大西洋》撰文时,将过往美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娱乐休闲到竞技。随着美国义务教育的实施,从 1852 年的马萨诸塞州到 1917 年的密西西比州,孩子们的时间被明确划分为 「学校时间 」和 「自由时间」。体育联盟作为填补后者的一种方式而发展起来。城市改革者将体育联盟作为教育贫困家庭孩子、降低街区犯罪率的手段,而新建的公园和操场则提供了可行的空间。由于成年人大都对于孩子们在无监督的情况下参加体育活动存疑,联盟迅速开展有明确组织的活动。于是,这样的体育模式被看作是一种教导孩子合作、努力工作和尊重权威的方式,并逐渐成为美国价值观的一部分。
1903 年,纽约市的公立学校男子体育联盟成立,由成年人组织的儿童之间的正式比赛,成为一种让男孩们继续参加俱乐部和学校活动的方式。男孩们不愿放弃捍卫自己球队的记录与荣誉,而各种正式比赛让体育赛事拓展到更广的年龄段。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各种青少年竞技体育联盟在全国范围蔓延开来。
第二阶段,从普惠到专属。经济大萧条时期,体育联盟出现资金问题,一种新的付费模式由此诞生。例如,1929 年成立的 Pop Warner 橄榄球联盟正式为孩子们举办全国性的付费竞技比赛。而这种付费体育模式下,家庭经济水平成了孩子们能否参与的核心指标,经济状况欠佳的家庭无法支持孩子参与体育赛事。
许多体育教育专家称,过早地强调天赋论以及过度地宣扬竞争论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因此,许多有组织的比赛脱离了公立学校的束缚,小联盟以及营利性竞技组织在几十年内不断壮大发展,并且不断边缘化由兼职教练组建的地方球队。随着商业化程度的加深,免费的、普惠的体育运动「江河日下」。
第三阶段,竞技体育成为高校的敲门砖。20 世纪 60 年代,「自尊运动」( the Self-Esteem Movement)开始席卷校园,其重点在于挖掘孩子天赋,增强其自信,而不是否定孩子或彼此比较。父母 「越来越希望他们的孩子有更多的竞争机会,并愿意为此付费」。此时,父母陪伴孩子们参加体育训练已成为一种公认的范式。
同期,大学入学申请的竞争愈演愈烈,招生名额有限,并非所有学生都能进入理想学校学习。随着男女同校和《美国大兵权利法案》的实施,申请者越来越多,于是越来越焦虑的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在体育上,让体育竞技的奖牌成为孩子进入名校的敲门砖。
竞技体育与高校的不谋而合
当体育竞技的奖牌成为孩子进入名校的敲门砖,相应地,高等教育院校的财务状况值得一究。1944 年,当罗斯福总统签署《退伍军人权利法》(GI Bill of Rights)时,符合条件的退伍军人可以免费上一年大学,而且每年学费最多 500 美元。到了 1960 年,学生的学杂费、食宿费用亦迎来激增,如贝茨大学每年学费达到了 2,015 美元。而到了 2019 年,州内公立四年制学校一年的学杂费和食宿费平均为 21,950 美元,州外公立四年制学校为 38,330 美元,而私立非营利四年制学校则为 49,870 美元。
学费攀高的背后,学校的支出也在大幅增加,如何解决财务问题呢?高校发现,发展体育项目不仅可以帮助其解决学校资金短缺的问题,还能有效提高学校综合实力。比如橄榄球项目,2016 年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称:「橄榄球项目每年可以为学校赚取超过 1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电视广告收入。一个成功的体育项目还可以发展社区文化,吸引学生和捐款。一些学校甚至利用橄榄球项目的收入助力科研投入」。
青少年体育,随之成为一块高等教育的敲门砖。当美国高等教育不再只是一个关于能否入学的问题,而变成能否上得起学的问题,没有什么比免费上大学更能推动青少年体育的职业化。据《纽约时报》报道,「随着高等教育成本的飙升和体育部门预算的膨胀,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现每年会发放约 30 亿美元的奖学金」。
对青少年体育商业化的反思
另据《纽约时报》报道,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小部分经济实力雄厚的精英俱乐部能不断争夺体育「天才」并且收揽全国比赛的奖牌。而其他大部分所谓的精英俱乐部只是名义上的精英俱乐部,它们接纳那些没有希望进入高中校队的孩子,只为从他们父母那里赚取大量的参赛费。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投入不断增长,该文还指出,一些家庭为了孩子的体育训练可以在赛事注册费、旅行、训练营和装备上花费家庭收入的 10%。
一位来自纽约州北部的父亲在一年内为女儿参加排球俱乐部花费了 2 万美元,每周至少四晚开车往返 2 个半小时以陪伴女儿进行训练。摩纳哥斯普林菲尔德市的一位母亲经常为她 10 岁和 11 岁的儿子的巡回篮球训练来回开车 7 小时。一个来自渥太华的家庭将他们 13 岁的孩子送到新泽西一年,以减少差旅负担。同时,一位赞助商支付了这个孩子 25,000 美元的私立学校学费。
正如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提醒,保持身体健康对儿童全面发育至关重要。定期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提高心肺功能,建立强壮的骨骼和肌肉,控制体重,减少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并降低患心脏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和肥胖症等疾病的风险。
我们需要创造一种可持续的体育教育模式,以将体育真正融入公民的生活中。在美国,当前青少年体育由金钱与天赋所支配,体育成了难以承担的「 品」。但体育标准化、规模化本应为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缕春风。
在挪威,参与体育活动的成本很低,经济壁垒少,93% 的儿童从小便能参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而待儿童成长为十多岁的青少年又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兴趣决定是否参与体育竞技。这样的体育培养模式不仅推进了体育项目的普惠,也便于竞技体育项目在更广泛的国民群体中选拔人才。在 2018 年,人口仅有 530 万的挪威于平昌冬奥会中赢得了 39 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一。
挪威的《儿童运动权利》是开创性的,这一份长达 8 页的宣言构建起挪威的青少年体育生态。该宣言于 1987 年提出,并于 2007 年由挪威奥林匹克和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及体育联合会更新。《儿童运动权利》从保障安全到增进合作,全方位地提出了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指导意见。部分意见如下:
- 儿童 「必须获得参与规划和执行自己的体育活动的机会」;
- 儿童可以 「自己决定要训练多少」,如果他们只想练习,甚至可以选择不参加比赛;
- 13 岁之前没有全国锦标赛;
- 11 岁前不参加地区锦标赛,也不公布比赛成绩或排名;
- 如果一个联合会或俱乐部违反规则,它可能会失去获得政府拨款的机会,这些拨款来自体育 和其他赌博的收益,以帮助建设设施和资助项目。
于是,体育竞技依旧具备高度竞技性,同时也向「人人享有运动的乐趣」的美好愿景不断靠近。
挪威联合会前秘书长英格-安德森(Inge Andersen)说:「我们认为儿童在体育运动中的动机比家长或教练的动机要重要得多。谁也说不准那些 8 岁、10 岁或 12 岁的儿童中谁具有 的天赋,这还需要时间去检验。」
青少年体育从不只是体育能力的角逐,也是家庭、社会、国家的角逐。体育或许从不纯粹,青少年体育更是如此,商业化的青少年体育让体育活动的参与门槛变得更高,但也让体育培养更加专业化、规模化。青少年教育中,体育不能缺位,如何更好地利用社会体育资源,值得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