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青年大学生受网络“丧文化”影响的成因透视
根据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从青年学生心理动态和社交方式进行考察,从社会发展和网络媒体进行分析辨别,从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不同层面进行探析,进而得出“丧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主客观原因.
1.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造成青年大学生以“丧”释“压”
我国当下物质充裕的经济基础同样也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了更高的生活要求,当青年大学生的现实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寻找自我弥补的方法,导致“丧文化”在青年大学生中流行传播.调查显示,青年大学生在被问及“丧文化”的流行原因时,有625名青年大学生对“宣泄、发泄学业、就业等压力”观点“非常赞同”,占18.6%;1477名青年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占44.1%;有180名青年大学生选择“不大赞同”,占5.4%;仅有79名青年大学生选择“很不赞同”,占2.4%.
六成多的青年大学生对“宣泄、发泄学业、就业等压力”是“丧文化”流行的原因表示认同,这表明,青年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确实承受着一定压力,并通过“丧”式表达来发泄、平衡自己的心态.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媒体即时性传播,致使青年大学生面临就业、住房等人生压力,青年大学生采取“丧文化”这种方式对现实的温和对抗,是个体自我缓解压力和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他们以自嘲的方式拉低理想、降低目标、舒缓压力,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疏导,正如美国Noren和Cantor等心理学家指出的防御性悲观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认知策略,可以通过降低期望来保护自尊,预防真正失败导致的受挫感.
2.青年大学生网络虚拟生活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网络的发展使得虚拟与现实之间形成了一种落差,这种落差会加深青年的无奈与无力感,他们往往选择通过“丧”来表达[6].调查显示,在对“丧文化”流行原因进行调查时,有702名青年大学生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的观点表示“非常赞同”,占20.9%;选择“比较赞同”的有1377名,占41.1%;有28.8%的青年大学生对此看法“表示一般”,有239名青年大学生表示“不大赞同”,占7.1%;2.1%的青年大学生表示“很不赞同”.
近七成的青年大学生认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是“丧文化”流行的主要原因.而落差的来源主要是大学生对生活期望值过高,又没有正确认识自身的实际能力,一旦对现实结果不如意,就会有挫败感产生.这表明,一些青年大学生好高骛远,思想上沉睡难以叫醒,现实与理想脱轨,在经历现实的冲刷及挫折失败后,既不能力行,也不能实干,知行脱节使一些大学生开始怀疑人生,“颓废”“忧伤”“孤独”充斥他们的头脑,对未来生活感到无助,即使一些青年大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又有可行的行动计划,但自身专业素养不强,能力欠佳,离开校园后也难以立足社会,当面对人生逆境及残酷社会现实时会产生自我焦虑现象.
3.网络媒体的积极营销,成为“丧文化”传播的助推器
网络媒体的肆意宣传与积极营销成为推动“丧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形成网络“丧文化”传播与商业相结合的新型营销模式.除了网络虚拟的传播,现实生活中实体店也不甘落后“丧文化”的潮流,一家名为“丧茶”(奶茶店)就是“丧文化”融入商业的典型代表.“丧茶”将“丧”式人物印在奶茶杯子上,配上迎合大学生的“毒鸡汤”,形成鲜明的个性特色,并以此吸引不少青年大学生,如“没希望酸奶”“UCC咖啡”之类商品也大受欢迎,其暗黑风格的包装,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种包装顺其自然地与负能量建立联系.
调查显示,对于网络上娱乐推广所持态度,有519名青年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占15.5%;963名青年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占28.7%;有1348名青年大学生表示“一般”,占40.2%;有85名青年大学生选择“很不赞同”,占2.5%.这表明,将近80%的青年大学生认为“丧文化”的流行是因为网络媒介有意推广热点而造成的,作为“丧文化”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播载体,甚至可以说它们就是幕后的推手.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作为网络时代主力军的青年大学生,更是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
各个网络平台为了抢占主市场,利欲熏心,主动利用“丧文化”做文章迎合青年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利用法律的漏洞,在网上流传一些“加班不止,加薪无望”“生不如狗”“没有人必须沉重地活着,那么请尝试一下颓废的生活”等不负责的话语,让正处于拼搏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找到了逃避的借口.
4.青年大学生群体从众跟风,造成“丧文化”的二次传播
青年大学生从众跟风的背后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归属需求”的现实表现,而归属需求也是网络社交的一个重要方面,“丧语录”“丧表情”等表达方式,更似是一种“呐喊”,是众多青年大学生追求认同的呼喊,像是在说“和我聊聊天吧,我也很丧”,是向社交群体发出“呼唤”,以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心中的悲伤与压抑,从而缓解焦虑感和孤独感.
调查显示,在对“丧文化”流行原因是“从众心理”的观点进行选择时,有416名青年大学生选择“非常赞同”,占12.4%;有1188名青年大学生选择“比较赞同”,占35.4%;有1099名青年大学生“感觉一般”,占32.8%.这表明,近一半的青年大学生认为从众心理是造成“丧文化”流行的原因.对于“青年大学生既是受害者也是传播者,潜移默化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从而有意或无意参与到‘丧文化’的传播当中”,有519名青年大学生选择“不大赞同”,占15.5%;有131名青年大学生选择“很不赞同”,占3.9%.总之,及时新颖的网络话语和贴合青年大学生情绪表达的文化,极易引起青年大学生沟通上的共鸣并选择运用,也容易导致网络“丧文化”的二次传播.
5.青年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助推网络“丧文化”发展
当前,“丧文化”日渐成为青年大学生之间调侃的对象,娱乐消费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产生空虚、孤独的社会心态.调查显示,有1476名青年大学生认同“消费欲望不能被满足导致‘丧文化’流行”,占44%;有1098名青年大学生认同“通过消费能体现经济地位、生活风格和品味以及彰显个性等”,占32.8%;有608名青年大学生认同“通过银行贷款来消费的现象”,占18.1%;有1549名青年大学生对“购物能带给人快乐和幸福”持赞同态度,占46.2%;有791名青年大学生对“最终没有足够的钱进行消费,生活就没有什么意思”持赞同态度,占23.6%.这表明,一些青年大学生存在不合理消费现象和行为,与个人所在家庭收入和经济条件不相适应,非 不买的高端消费和非理性消费行为,容易助长青年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和失衡心理,进一步刺激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欲、物质欲、消费欲,导致网络消费与现实消费之间产生脱节,使一些青年大学生感到生活无望,紧张焦虑,认为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甚至在高额消费和偿还贷款的双重压力下变得越加“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