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动课堂变革应该为教师带来什么?
广州市执信中学(以下简称“执信”)作为广州市优秀案例当中的示范,不少教育同行都将眼光聚焦于此。彭斌校长作为分管教学、科研和信息化的引路人,一直亲身投入AI式学习实验班的教学。
“课堂变革能否为教师实现减负?从而让教师专注于教育本质的工作。”彭斌校长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推动课堂变革应该为教师带来什么?
众所周知,“减负”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心声,“现在的难题就是,教师想要的——没有,教师不需要的——太多!”。
彭斌校长说,到目前为止,到目前为止,从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来看,最成功的无疑是Word与PPT。
为什么老师们现在喜欢上用Word文档来备课,因为Word优化了教师备课时手写教案的做法,可以轻松地运用粘贴复制。而PPT,毫无疑问代替了黑板的板书,教师只要做简单的修改,就可在课堂中重复利用。
虽然对年轻老师也不一定是好事。但说到底,实际上是在给教师做减负,这样的信息化变革彭斌校长觉得才是值得推广。
所以说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其实在于需求,比如,2004年,新第一轮的高考改革,在高考改革文件里提到“学生的过程评价”。那个时候很多学校都使用纸质来收集,所以就变成了一堆的材料放在那里。
彭斌校长直言,一个学期下来,他觉得受不了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了。在这样的工作需求下,推动他去研发了相关功能的平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发了学校里的整个应用管理平台。目前执信已经将管理中的大部分功能迁移到微信企业号,而且在迁移中只做减法不做加法。
反观,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信息化平台,各种各样非常复杂的,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平台”都落不了地。
“办公系统被吐槽,教学平台被孤立,教学资源建好了,但没人用。录完了课放在那里,但学生点击量很低。这些都是现状,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彭斌校长在学校里听到过无数这样的质问。
因为它不是教师需求下的产物,而是在设计者或者管理者意愿下创造的。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一定是从需求出发,而不是设计者的一厢情愿。最大的需求,正是教师的减负增效。
那教师与学生到底需要什么?
如果这个问题不破解的话,使用者、开发者、管理者,三者很难在一个频道上,导致智慧校园、智慧教育都不过是两张皮。
但我们往往很难捕捉也不易精准匹配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彭斌校长分析道,“跟人工智能分析不一样。比如在淘宝,当我们点开一个页面,淘宝马上推荐你曾经浏览过的类似产品。但是教师与学生的需求是分析不出来的,即使通过访谈也很难找到,因为需求是变化的、是动态的。”
作为校长,围绕着高考的标杆,有两点是可以去尝试与努力的。彭斌校长说:“一定要了解教育理论方面的顶层设计,你才能够把信息化融入到现在的新课程基因。其次,一定不能够脱离了学校的使命。”
以学校文化作为一个基础积淀,然后才去引进一些适合自己的能够被老师们广泛接受的,而且能够真正对老师减负增效的系统和平台。
既要让教师有危机感,也要有满足感
“我是很愿意去把学校智慧化的,但是我们的老师觉得智慧化对他来说帮助不大,我拿支粉笔拿个备课本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彭斌坦言,在跟一线教师交流时,他听到许多这样的反馈。
特别是作为教师身上,带有文化人的特质,往往有足够的自信。彭斌校长笑谈:“作为优秀的老师,说实话,很少东西能吸引和打动他们。”
“现在前沿有很多教育技术的理论、信息化的观点正在不断被研究、被提出,但这些在实际上对老师的触动是很少。”彭斌提出这样一个难题。怎么样让使用者,也就是教师,能够深度的了解和参与到信息化变革当中来?
教师,毕竟是一个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的人。要改变一个长期在相同环境或者一种模式上工作习惯的话,是需要给教师足够的获得感与足够的危机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尝试去接触和接受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应用。
今年年初的疫情,对于全国甚至全球的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一个灾难。但从乐观的角度看,不失为教育领域的一次契机。
“很好的契机在哪里呢?今年的疫情期间,的的确确让全中国的老师都真实的体验了一次‘线上教学’。”彭斌校长说道。
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危机感,不得不去学习怎么样去有效开展线上教学。
一开始,执信也尝试了很多工具与平台。从电信的平台、腾讯会议,也用过腾讯课堂、叮叮等等线直播平台。最后由老师选出了,较为简便的腾讯课堂。
但是接踵而至的是下一波危机感:怎么样上好课。
虽然选尝试了很多平台,但是教师对在线教学的畏惧感反而更重了。
一来是因为容量大。相同时长下,线上教学一节课的容量比一堂传统面授课的容量要大得多,因为缺少课堂的交互,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的讲授,而且很难把控好课堂的节奏。
二是精度高,在网络上,出错是回不过头去的。“讲的东西,你一旦讲出去了,你回过头来再重新去纠错,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