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AI+教育”产品未来能否实现“任天堂”式的创新?
发表于2020-08-16 08:28:35
摘要: 原标题:标准化的AI+教育产品未来能否实现任天堂式的创新? 从最初的测评、拍照、作业到自适应学习、AI教学,再到AI伪直播及强交互视频教学。随着市

  原标题:标准化的“AI+教育”产品未来能否实现“任天堂”式的创新?

  从最初的测评、拍照、作业到自适应学习、AI教学,再到AI伪直播及强交互视频教学。随着市场产品的迭代,机构也在寻求知识内容和教学交互层面突破的可能性。

  AI教育适合标准化教学,适用范围还相对局限

  今天聊聊AI与教育的结合。这类大话题可以轻松堆出一篇券商研报的篇幅,当然如果真写了那么长,大家肯定都不爱看,所以我们先以回顾加评论的方式去聊聊已经出现并相对成熟的产品,下半场再去畅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技术产品发展。

  AI与教育的结合属于教育科技(Edtech/Learning tech)的子集,简单来说,是将AI技术结合特定场景需求,对当前的教育产品或服务进行重构或优化。常用的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等。

  就目前而言,AI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应用是相当初级的,涉足的公司也是以大量的人工努力,才做出一个个具备一定智能水平,能在封闭的细分场景内,实现简单功能应用的产品。

  总体来讲,在AI作用于教育,目前适用的范围还相对局限:AI教育适合以轻量级的教学内容,根据符合认知规律的节奏,进行标准化传授。与普通课堂相比,其优势在于教学表达方式的丰富化,能以丰富的音视频素材进行有趣的呈现;系统天然擅长教学过程中的数据采集、统计与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推进个性化适配基础上的交互和练习;

  但是在春风化雨言传身教、启发性思考等偏向于师者育人的领域,AI基本还无从下手。

  在教育AI的领域,国内公司的技术能力上或弱于国际公司,但因为中国K12市场的巨大需求,国内相关产品商业化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近十年间,我们见证了这些产品的渐次出现,比如口语评测、拍照搜题等。

  现阶段,技术驱动的权重仍大于需求驱动。先行者们先找到类似语音语义、图像识别等相对成熟的技术,结合教育领域发掘出可供落地的点,先开发出可用产品推向市场,同时再思考迢递的远方。

  横向比较泛领域AI技术的成熟度,能很容易看出其中规律,好比厨师就着手里的炊具和原料先端上两盘可供食客下箸的菜肴,做着生意再进行改良和完善。

  如果要回顾过去十年间,AI教育产品的发展,以K12的教育产品最为具有代表性。当技术走近教育,按照比较通用的方法,从周边的教学服务、到教与学的核心将场景分为几层,同时搭配产品面世的时间,可作出下图:

  K12 AI教育产品分布示意

  02

  工具类产品受限技术瓶颈,客户对服务属性的重视超过技术要求

  我们先来看左侧偏工具导向的产品,主要包括测评、拍照、作业三类。

  起步最早的测评类产品,主要是英语学科的口语测评和考试阅卷测评两类。口语测评公司于2011、2012年左右,阅卷测评&学情分析公司于2013、2014年左右逐渐开展业务,满足K12公立校的需求,以传统信息化产品渠道进校,其中阅卷类产品因为更贴合考试需求,使用频次高,所以对应头部公司的业务体量上明显大于语音类的对标者(大概有5倍左右的体量差)。

  虽然该类产品的核心差异在于技术能力,但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客户对于工具和服务属性的感知和重视胜过了对技术的要求。因此,底层核心技术商虽然有技术壁垒,但是到了进校环节,产品大多需要通过本地化渠道商/服务商/大集成商去触达客户,话语权向渠道或有渠道能力的公司转移,最后导致市场蛋糕分散,未来能看到的整合机会也更可能落在互联网巨头的手中。

  此外,以2B的直接业务赚现金流养公司、同时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做2C业务,则是,现阶段的产品在数据采集+原始技术功能的基础上,推出了一些个性化的初级AI产品:口语训练、练习本等,对应业务板块的营收,还停留在千万级别。

  相较于2B产品,直接2C的拍照搜题和作业类产品更广为人知。其中,拍照搜题自13年起2C爆发,延续移动互联浪潮尾声的获客流打法,在这波红利中,成功大规模获取了用户,做到数百万乃至千万日活。

  该类产品底层的主流技术是图片识别--题库匹配,系统根据题目的图像特征在预制题库中找到对应的题目,并不理解题目的内容。虽然有个直接问题是题海无涯,公司需不断地大规模收集、更新新题,但瑕不掩瑜,是当前用户端体验最友好的方案。

  此外,同样是拍题,产品端看起来类似,但底层技术差异明显的是文字识别计算产品。系统识别用户拍照的文字符号,并提炼其中的计算逻辑,独立解答并输出答案/讲解,机器做到了理解题目内容。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覆盖范围内任意数字题目的计算、答案输出和自动讲解。

  表现在产品上,在相对容易(数理逻辑简单,更多是看手写识别)的小学数学上做出了一个细分刚需,即各类口算批改产品,能够批改口算题目,把老师和家长从这个量大且枯燥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但是,技术上的不足,特别是文字理解能力的不足,将可产品化的应用限制在以部分代数知识点为主的有限领域。国外的多款产品(比如photomath和Microsoft Math)在适用范围上领先,但也至多进行到如方程组、微积分等,要突破几何题、应用题,逐渐逼近题库匹配类产品的适用范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此类产品会在技术瓶颈处滞留很长时间。从此例中不难看出,技术难度高不等于用户体验好,是目前看待AI+教育时,需要始终注意的重要认知。

  Photomath可覆盖的部分题型

  作业类应用通过进校2B2C,以知识点标签化的题库为核心,方便教师调用内容布置作业,从而构建师生间的作业交互平台,AI成分有限,就不多提了。

  不可否认的,拍照搜题+作业类产品在是目前可见的泛AI产品在用户层面的成功典范,共约出现了近十家头部企业,各家在用户量及活跃度上都相当可观。而由于典型用户的固有属性问题,这些公司实现成规模的营收,却是多年之后的事了。

  如果做个矩阵去标注这些公司的业务发展,能明显看出各家都在各个领域做了对盈利模式的长期探索,最后大力拓展到了课程业务线,包括在1对1辅导、网校、轻课/交互视频等。

  在网校模式得到市场的认可后,也后验地看到了在大用户基础上发力课程交付的巨大潜力,目前规模前五的头部网校中,猿辅导、作业帮均属于此类。

  03

  自适应产品比拼的核心是题目的标注处理质量

  接下来,我们来看,近年出现、和教学核心结合最紧密的自适应学习和AI教学。

  自适应学习产品,最典型的形态是利用动态调整的题目进行测评和训练,同步依靠知识点视频和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有教师不同程度的参与,常见于数学和英语学科。

  最初,有产品依靠既有规则和决策树逻辑来进行教学,由工作人员在后台预先设计好单次学习中,学生需要接受和训练的内容(课程、题目等),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手动调整任务量和任务的难度等级。此水平相当于有个辅导老师盯着学生做一套套的电子教辅。缺点明显,每个任务的模块大,无法实现微调,可采集的信息粒度粗,对教师管控的依赖高。

  很快的,新的一套逻辑出现——依附在知识图谱上的标签化精品题库,逐渐取代了前一方案。这套产品先构建一定学科范围内的知识大纲,以树状/网状的形态联系知识点,再处理大量的题目,以打标签的形式去连接知识点,把AI与人交互的粒度切到了单题目级别。学生通过答题,系统判定掌握了当前知识点(做对同类题目数次,或相对分数达到预设值等),即可推送后续知识点,达到在预设路径上的渐进学习。

  当前,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产品大多都属此类。因为以课程大纲为骨架去构建知识体系相对简单,所以其比拼的核心技术是题库的标注处理质量——各题目的知识点、类别、难度、区分度等,以及对学生个体模型的判断和建立。 的情况,是保持学生遇到的题目,始终需要努努力、但是能解出来的难度范围内,激发学习动力并保证学习效率,稳步前进。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用产品设计上的方法,去优化用户端的体验。比如,利用知识点的关联性来推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不是一点一题一练,而是实现更小题目训练量上的多知识点判断。学生的感受是AI老师推题更灵活、更准了。又如,利用学习科学的逻辑,去建立更多的流程化处理方式:根据记忆-遗忘曲线的复习回顾、对核心知识点和边缘知识点的权重调整、根据学生能力和目标分数调整知识点范围等(超纲和放弃部分知识点等),都能使交互的过程更友好。

  这里讲细可以有很多,我们还是回到主线,此类产品的理想形态是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但实际过程中因为客户心理、产品成熟度的因素,完全取代教师的方案无法达到既定效果。当前已商业化的各类产品大多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方案降级,从替代教学变成了辅助授课,或是赋能培训机构,去服务学习中的某些环节,或者承担教师的部分职能。

  在业务形态上,以加盟、赋能两类模式为主。直接做加盟的方式营收增长最快,主要的客户为小白创业者,拿着一套方案,加点人工就能上马。而赋能则针对既有教培机构去做能力升级,却与其现有教学方式、流程上常有冲突,故而是从有能力的中大型机构开始应用。两条路线都有跑出营收上亿的玩家,但行业归属尚未落定。

  就笔者目前观点,加盟方案或许应该走低线、农村路线(以一个70-80分的方案,取代那些地方培训不规范、不稳定、能在40-90分波动的业务,并吸收更多原本不怎么参培的孩子进入体系)。要足够接地气,整体价格便宜,门头、设备等都没什么要求,宣传上突出某一个两个细分需求(英语背诵、数学刷题等)。不要怕low,扶持大量的低成本运营的小店,让他们在低成本下达到一个较好的盈利状况。

  而赋能形态,得是产品界面、技术底层都上佳的标准化方案,要让地方头部大校的校长和当地中上收入水平的家长都觉得好,从大校磕起,同时尽可能控制定制化比例,把通用合作模式成型,逐渐铺出去。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