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校科研,到底有多穷
做科研穷不穷先不说,辛苦应该是公认的。在广大的高校普通科研人员群体中,像硕博生和“青椒”们(青年教师),都各有各的难。
普遍来说,大部分硕博生的日常基本就是上课、开会、啃文献、做实验、写文章,“搬砖”生活枯燥又辛苦。然而学习之外,各种繁琐的打杂和出力也少不了,很多人可能因此获得了比财务还熟练的贴发票技能。
几年的日子好不好过取决于有没有碰上一个好导师。若是运气不好,要么身陷996工作制、无休止的组会和考核;要么化身为导师私人助理,忙前忙后,偶尔还得帮领导孩子做做科研项目;要么全程只能靠自己。这么看来,读研真的挺像做苦工的。
而对于青年教师,生活紧紧围绕着上课、带学生、发文章、做项目和繁琐的行政事务展开,在国内高校日渐普及的“非升即走”制度下,他们在聘期内达不到考核要求就得直接走人,工作压力令人难以想象。
光从这两个群体来看,高校科研并不是那么安逸的工作,重担在身又处处是坑,对国家至关重要,一般人进不去也干不来。
然而这么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其待遇问题屡屡引发争议,已是老生常谈。
科研行业的总体待遇如何?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行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在排名中位列第三,达到123343元。
乍一看这个数据,科研人员的收入名列前茅,情况似乎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好很多。但“平均工资”这种东西就像马云和你的平均收入,掩盖了两极分化的事实,而高的那一头往往并非普通科研人员的现实。
2018年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指出,相比过去几年,科研人员收入增加但收入满意度持续下降,33.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身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收入。
超时工作情况也有所加剧,科研人员总体平均每周工作49.7小时,比法定劳动时间多24.3%。影响科技工作者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收入低、工作忙无法照顾家庭等。
总结一下,就是工作辛苦、工资还低,简直是“又穷又秃”。
需注意的是,上述数据的统计对象包含了各类型的科研工作者。细分来看,相比能够依托企业资本、专注应用投产变现的企业科研,高校科研专注于学术研究,也没有企业的资本优势,因此待遇情况一般更不具优势。
领研网于2018年收集了38位科研人员的真实收入情况,总体来看,高校科研人员的待遇因身份、专业、学校、地域等情况而异。
这些例子中,博士生的收入在1000-5000元之间,福利奖金并非各校皆有;硕士生的补助在几百块到千余出头,与学费相比杯水车薪。
青年教师的底薪总体不高,工资在3000-7000元之间,其他绩效福利收入因校而异。对比之下,境外研究生和中外合办高校教师的待遇要显著高于国内普通高校的水平。
这些高校科研人员中,有多人表示其收入不抵生活开销、学费负担重、还房贷吃力,同时工作压力非常大。
小新同学从一位工科硕士生那里了解到,其每月收入约1000元,相比其他收入两、三百元的同学算是较高的水平。另一位语言学专业的硕士生则表示,其每月能获得500元补贴。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硕士生刚刚踏入科研领域,还是以学生身份为主,收入多为补贴的性质。但延续整个学术生涯的低待遇水平也代表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将很难脱离家庭的援助、做到经济独立,到博士阶段都可能如此。
即使当上了青年教师,偏低的工资水平可能会让其中本就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依然过得拮据。
在知乎一个“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能否请得起保姆”的问题下,最高赞的回答来自一位211博士毕业、在双非一本高校做讲师的用户,其表示每月工资到手不到6000元,挣得还没家里月嫂多。而其他回答的中心思想也无非是,“绝大多数请不起”。
以上数据和例子都来自科研人员的个人经历,而个人情况千差万别,无法代表整个高校科研行业的形势。但人们也确实能从中窥见没有资源、人脉和头衔的广大“科研民工”的真实境遇。
若拿他们与其他热门高薪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比如当下的码农和金融民工,待遇的对比可能会相当残酷。
同专业、同学历水平的人,一个转行一个继续做科研,收入水平可能从一开始就相差甚远,而后差距还会越拉越大。这样看来,做科研的机会成本是相当之高。
这也是为何开头政策里“科技研发人员薪酬平均水平要高于企业管理人员薪酬平均水平”这一说法,让人略有质疑。
但无论如何,它跟高校科研界本来也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