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师 vs AI 一场科技与传统的博弈
在GES 2018未来教育大会上,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英国前学校国务大臣、Tes Global首席教育顾问Lord Jim Knight,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James Landay,好未来教育集团首席技术官兼EPG事业群总裁黄琰,网易有道首席执行官周枫共同参与了主题为“教师 vs AI:被取代还是角色的重新定义”的圆桌讨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担任主持人。
他们认为未来教育里是人与人工智能协同的时代,人工智能将会取代教师日常教学中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而教师可以发挥人类优势创造更大的作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幸福。
圆桌讨论以问答形式呈现,以下为圆桌讨论内容整理:
主持人:今后AI在教师成长和工作中起到怎样的角色?一个优秀的教师的核心特点是什么?一个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他的痛点在什么地方?
AI扮演什么角色
罗滨:其实老师不是一个一般的职业,他的核心任务就是促进学生成长,成就学生。他最大的特征是专业性。他要有专业精神,专业育人能力和专业的成长能力。
专业精神就是有爱,有尊重,关注学生的学业成长,身心发展,包括他的情绪发展。而专业的育人能力是要理解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方法。如何教学生,善于表扬,去激励学生,也会批评,知道在什么时间批评,用什么方式来批评,这是专业的育人能力。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有专业发展能力,也就是终身学习能力。
还有一个角色,就是学伴,其实更是诤友。学伴就是组织学生,跟学生一起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跟学生一起成长。诤友是什么呢?就是他本来是陪伴学生在他的不同阶段都去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学生遇到问题,或者是学生觉得老师有问题,可以彼此都能提出来叫诤友。
第三个方面,我想他还是朋友,也很像父母。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我们的学生对好老师是特别信任和依赖,他有开心的事,高兴的事都愿意跟老师分享,有烦恼的事也愿意找老师去倾诉。
最后一点,就是他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他有这种研究的视角和思维。从研究学生的角度来研究他自己如何教。这是老师要做的。总归是促进学生涨智慧,去成长,这个就是老师了。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来自斯坦福的James Landay教授。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能够解决教育中的哪些具体的问题?或者今后人工智能突破教育的难题的方向在什么地方?
James Landay:我想现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去消除一些非常枯燥的,重复性的,毫无乐趣的一些工作。AI当然会带来一些风险,但是它也带来一个美好的前景,就是老师不要再去做枯燥的事情,老师做的最好的就是激励学生,理解学生。而不是说老师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的搬运工。老师要更多的去解读知识。我觉得对整个世界来说,AI都可以消除我们的重复性的枯燥的工作,使得人们多做一些有创意的工作。
我觉得人工智能它不是要取代老师。现在,AI做的一个工作非常好,比如在教育行业,AI可以帮助我们来评估一个孩子的学习进展,帮助我们定制化对学生的观察。我觉得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是它能够做的非常好的。就说比较简单的一些感知和观察的工作AI可以做。但是再上升到与人的推理的能力,相当的高阶思维能力,可能目前AI还做不到。
我觉得还要再做20年到40年的研发,AI才能真正做到人的这个层次的深度的思维,这个能力。我觉得目前来说,AI能够做到帮助老师激励每个学生,更好的帮助老师把握每个学生学习进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更好的促进成长。
AI做得还不够好
主持人:AI究竟解决老师日常教育中哪些问题?
黄琰:现在在这个阶段中我们看AI在教育中扮演角色,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我们现在通常用教育+AI这样的说法。“+”意味着当前AI大部分时候是扮演一种效率工具和辅助工具,去辅助老师,也包括辅助学生。这里有一个核心的特点,叫容易用,看得懂。
这个阶段,大部分AI产品没有改变教学的原有模式。有那么一两年老师觉得AI是很可怕的,未来不知道能演变成什么样。但是在不改变原有教学习惯下,能帮助我感受到它的显性价值,这个是很有意义的。但现在不管是拍照搜题还是AI课题,其实学习习惯没有改变。
客观讲,当前AI技术做的不够好,就是AI采集老师、学生数据的密度不高。其实现在这个程度和人相比,一个老师去采集一个学生,他是综合维度的,他脑海中可以自然浮现出他去年是什么样子,他的作业做的好不好,他家里有没有情况,上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他的妈妈是什么情况,这些信息在此时此刻AI并不能做到。但是其实这是AI的强项。也就是说,在数据密度这个层面上来讲,AI未来会越来越强。强到什么程度呢?强到比一个老师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比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甚至比孩子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除了数据密度外还有一个是情感温度,这个事情AI更长时间都搞不定。因此未来扮演唤醒、激发,鼓舞角色是老师。所以如果简单一句话来讲,现在AI做的都是很容易用,很能够看得懂,能够帮到我一点点的东西,但是AI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路是要把数据密度这一强项做的更好,而把情感密度的事情交给老师。
周枫:AI可以帮助教学评估和定制化。以前的没有AI的时候,其实每个学生对互联网产品来说是一样的。但是在教育产品中,每个学生要在学习上花大量时间,如果得到不符合他自己水平的教学过程的话,学习起来会慢很多。我觉得这样的一个作用,怎么去强调都不过分。
第二,AI在数据采集方面的巨大的能力是我们整个行业要特别重视的一点。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有了人工才有智能。只有通过非常辛苦的方式,把这些数据采集下来了,才能够实现智能。
我们最近做了面向中小学的智能笔这样的尝试,就是为了更多地让AI可以得到更多的数据。我们尝试了两三年的AI和教育结合之后我们发现,真的有大量工作等着我们做。从有道来讲,对于AI和教育的结合非常的乐观,我们觉得这个活儿是一个要干很多年的活儿,也是网易最喜欢干的活儿。
看看将来,我们觉得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时间,AI和教育结合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方向——NLP。在翻译方面我们很幸运,通过一些基于感知,基于更初级的AI的方法,已经可以把翻译做的挺好,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是意外的收获。
但是剩下的问题更难,学生做的答案到底背后意思是什么?怎么让孩子,让学生能够用更自然的方式和我们的教学的系统相交互?怎么样能够搜集到大量数据之后,知道这个教学过程到底发生什么?这些问题我觉得将是五年时间,或者十年时间之内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收获,更多惊喜的地方。这个有大量大量工作做,我相信每年会有新的成果产生,也会出现很的新的成果。
主持人: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AI应该怎么使用?
罗滨:其实我们应该可以回到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上,就是学生的成长什么最重要?是知识技能,还是做事的能力,还是他的情感发展最重要?
请各位跟我一起想象一下,假如说咱们眼前有四幅图片,我有一个问题,哪一张图片表示的是热带雨林。我们上课常用,有学生说,我认为A是热带雨林。我就要问,你为什么认为A是热带雨林?他说茂盛,因为那儿的植物很茂盛。然后我就会问,什么是茂盛?他说植物的种类多。我说多是怎么表现出来的?他说,有高的、有低的,有地面上的,有藤蔓。
其实学生的发展,知识只是一种载体,在师生互动过程当中,老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情境,我给他四幅图片是一种情境,这是我很简单的一个例子。然后我又提出来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他回答之后,我再不断地追问,追问是把他内隐的思考外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形成判断的依据,他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个是孩子成长的。而这种依据、方法和思路,是可以迁移到陌生的情境当中去解决问题的。我想这可能是我们老师独特的。
AI、教育与教师
主持人:怎么看关于AI和教育、教师的关系。
黄琰:这个取决于AI技术发展的成熟度。我觉得大部分人对于技术发展的速度偏向保守。但同时又对人自己不可替代性过于乐观。随着AI发展的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好,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实老师需要思考的是当这么多可以被代替的事情不用我们操心了,那我们该操心些什么呢?我认为,人类老师并不会因为AI帮我们干的事多了,我们就可以不干了。社会对老师,对孩子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一些事情可以被高效处理后,人的角色其实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个事情让我们有一个新的想法,我觉得老师其实不妨大胆地对AI提要求,可以希望AI能够再好一点,再强一点能干什么事情。
周枫:我补充一个AI和老师的关系,我觉得挺重要的一个是,我们需要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就开始,让老师教他们AI的事情,这点特别重要。我觉得技术和AI现在太轻了,我们需要教他们更多。
未来社会对年轻人的需求也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上一周我跟我孩子好好吵了一架,我认为他写的字太差。我说你应该跟妈妈学,你看妈妈写的字特别好看。我孩子跟我争论,他说,你看现在谁还用笔写字?最后他说服了我,我没有让他去练字的培训班。
我觉得的确反映一个变化,孩子比我们想象的对技术接触的更快,这件事情对他将来竞争力非常重要,如果在学校里更多接触这些肯定是好事。
主持人:其实到了智能时代我们应该学习AI,了解AI,形成智能时代的核心素养。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人工智能正在在我们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学会和它相处,必须要借助AI来进行思考。人跟电脑的结合,人跟AI的结合,它可以远超出个体认知能力的极限,使得我们能够驾驭超越个体认知能力极限的海量的数据,使得人能够适应超越人类个体认知能力极限快速的变化,使得人能够驾驭,超越我们个体认知能力极限的复杂性。
所以说在人工智能时代,了解人工智能,学会跟人工智能协同思考非常重要。人工智能时代不会取代老师,但是会用人工智能的教师,会取代不会用人工智能的老师。我觉得未来的教育里是人与人工智能协同的时代。人和人工智能协同是提高教育生产力的关键。人工智能将会取代我们教师日常教学中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教师要可以发挥人类的创新更大方面的优势,今后批改等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引领方面,教师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未来机器教学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教师的业务重心将会发现转移。我觉得这个转移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AI助手,AI会取代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单调的、枯燥的,重复的,规则性很强的业务。第二个阶段,教师阶段,就是AI面临的一些事情他无法理解背后的意义,它需要教师增强。第三个,AI可以增强教师,使教师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等等,它可以增强教师,使得教师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第四,AI伙伴。当AI有独立自主意识,我们跟教师就是协作的关系,是伙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所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我们应该更关注学生的灵魂和幸福。未来的教育应该是幸福的,是更加人本的教育。教育应该尊重生命,发展生命,使得每个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教育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人工智能将会带来教师智力劳动的解放,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幸福,有更多时间与学生平等互动,能够更好实施人本教学,使得学生更加有创新性,所以未来AI不是一个取代教师的关系,而是一个人与人工智能,教师协同,提高教育生产力,促进教育变革,促进教育转型,促进教育现代化历史进程。